黑龙江在线,黑龙江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是情怀,更是爱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27
摘要:

  “亲近自然其实就是亲近泥土的芬芳,亲近生命中那些美丽而柔软的部分,它是一种人文,同时也是一种情怀;情怀决定着视野、事业和胸怀,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情怀,即使做再大的生意,赚再多的钱,他的人生也将毫无意义。” 哈尔滨金农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广欣说。

  天与地,自然与人,梦想与现实,维系其间的皆是这两个字:情怀。

  对何广欣来说,情怀不仅仅是内心最深沉的追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责任。

  何广欣是地道的五常人,大学毕业后,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哈尔滨,出于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热爱,2012年,他毅然放弃了原本在哈尔滨蓬勃发展的事业,回到家乡五常市,创建了金农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着回馈父老乡亲,让农民走上科技致富的初心,何广欣带领团队与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中科院等权威院校达成了长期合作,最终研发和生产出一批又一批高科技含量的放心肥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肥增效,践行了“沃土肥田,绿色生态,奉献农业,造福后代”的预期目标。从建厂之初只有两个客户到现在年销售十几万吨,8年的时间,何广欣已经将金农科打造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位列中国化肥企业百强,“金农科”商标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2017年,在科技部主办的国家级“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中,金农科是黑龙江省唯一参与的企业。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何广欣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组织参加扶贫济困、慈善义捐等社会公益活动,为企业树立了“讲责任、讲效率、讲诚信、讲奉献”的良好社会形象。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他除了长期参加“欧美同学会助力黔西南脱贫攻坚”活动,还在厂区周边的乡镇组建了帮扶队,为贫困户提供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及生活用品。他以一颗赤诚之心善知善行,援助贫困,捐资助学。背荫河镇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刘生、54岁的贫困户郭林以及62岁的孤寡老人陈得生均得到过他的捐助。与此同时,金农科成立8年来,企业先后吸收了200多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来公司就业,特别对贫困户家庭予以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

  有人说他是大爱,是一种无条件、不求回报的实质能量;有人说他上善若水,不计得失,默默奉献;还有人说他“积善行,思利他”。但他说:“自己没那么崇高,扶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做,我只是略尽微薄之力而已。”

  坐落于五常市背荫河镇的金农科公司,占地13万平方米,厂区除了生产车间,还有十几个种植蔬菜和水果的大棚,成群的鸽子和一群优哉游哉正在草地上散步的羊……一幅和谐的生态景观呈现面前。何广欣介绍:“冬天,还会有很多不知名的鸟和一些野生动物,企业有专人定时撒苞米给它们吃……”正如他所言, “经营企业是情怀,也是情趣。农业本身其实就是生态,生态平衡就是应该什么都有,而不是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

  何广欣办公室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题写:“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平淡的24个字浓缩了我国古代名人的人生哲学,境界高远却又立足于现实,既超然物外又与现实的追求完美契合。何广欣将它视为自己的人生准则,“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情怀,凡事对结果都要有一颗平常心。“诚实守信、质量领先、优质服务、共赢发展”是金农科的经营理念,何广欣认为:“宗旨和理念不是口号,不是墙上贴着的标语,而是一种身体力行,需要我们时刻牢记在心里并付诸实施。”就像扶贫工作一样,何广欣时刻牵挂着扶贫对象,每逢节假日他都会走访贫困户,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让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春耕时节,他组织公司员工送去生产必需品,为他们无偿解决生产上所遇到的困难。

  办公桌上,有一座奖杯很吸睛,上面镌刻着金灿灿的“诚实守信,五常精神”8个字。这是五常实验小学四年二班的同学们为他颁发的,同学们还在金农科举办了一场“诚实守信”主题班会,以此表达对何广欣的敬意,这让他深受感动,同时又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爱是一种给予,但在孩子们身上却是一种传承,一种延续。8年间,何广欣获得过很多奖励,但这个奖却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期望,更是一种激励,一种动力,尽管他早已经被评为哈尔滨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但他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然而,乡亲们并不这么看。

  王佳、王强的爷爷王海说,何广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背荫河镇背荫河村的王佳、王强姐弟俩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因为家庭贫困,随时面临辍学。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父亲王保才身患重病,干不了农活,姐弟俩跟着爷爷王海艰难度日。何广欣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捐助一笔善款,并在公司内部倡议对王佳姐弟进行爱心捐赠,解了燃眉之急。但救急只是一时,只有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让两个孩子更加踏实地安心学习,想到这些,何广欣决定长期资助他们,直至大学毕业。姐弟俩也不负厚望,姐姐王佳考上了绥化师范学院,如今已是大二学生,弟弟王强考上了五常二中,明年即将高考。

  何广欣来到王海家,见到了爷孙三人。见到何广欣,王海激动地说:“要是没有何总,没有金农科,没有你们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我这个家早就散了,两个孩子还能读书到今天?我跟他们说过,如果有出头之日,一定要知道报恩,要好好报答这些好心人。”何广欣说:“不用报答,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孩子们将来有能力了,去回馈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可以了。”爱是回馈,是奉献。正是在何广欣的感召下,上大学的王佳用一颗爱心回报社会,她参加多个公益组织,成为志愿者。疫情期间,她主动申请担任测温员为村民服务,她说要像何叔叔那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忽然想起法国诗人保尔·弗的一句诗:“假如世上所有的人都把手伸过来,那么人们会围着世界绕成一个圆圈。”是的,只有手拉手,我们的生活才会一天天更美好,更欢畅。

  王亚民是背荫河镇的贫困户,他在金农科工作了3年,是“扶贫攻坚”的见证者。提到何广欣,王亚民有说不完的话:“何总非常平易近人。他特别注重细小的事情,无论大事小情,只要提出来他就给解决,了解到我家庭困难,无论生活上还是各方面何总都给我很大照顾,现在房子也翻修了,孩子也要大学毕业了,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不单是我,我们这儿的老百姓几乎都得到过何总的帮助,春耕时,有不明白的,何总就带领技术人员去指导。原来老百姓种地不懂科学,肥没少用,但产量就是上不来,咱五常种的是稻花香,品种特殊,用肥大效果并不好,用适量了,产量就上来了,米还能卖上好价。所以说在这儿工作是非常开心的,没有后顾之忧,家里也没有什么负担了,咱只能好好工作来感谢何总,感谢金农科对咱们这么照顾。”王亚民的感激之情发自内心,他提了很多有用建议,“只有金农科越来越好,我们才能越来越好。”

  何广欣深知科技兴农是农民唯一的脱贫致富之路,他带领技术人员下乡不仅仅是解答与指导,而是希望乡亲们都能够熟练掌握科学种田的要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脱贫,真正发家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何广欣说,“扶贫不能单单只是物质和技术上的,还要改变贫困户的思维方式,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从精神上达到脱贫。心态改变了,一切都会随之改变。”

  爱是一种力量,情怀是一种温度,两者皆源于何广欣真实的内心,这是性情使然,也是处世和济世:“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滴滴爱心成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