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孙婉彤)第九届黑龙江省眼科博士论坛暨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青年联盟国际眼科学术交流大会于2021年12月3日在哈尔滨圆满落幕,由于疫情原因,本次会议在Zoom平台进行了线上会议。 本次大会由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青年联盟、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承办。大会邀请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知名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千人、百千万人才等国内顶级专家教授,包括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主席杨宝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校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 副校长 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青年联盟中方主席许超千教授,大会顾问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金焰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明宇教授,大会执行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弘教授,大会联执主席VSMU的Morozov Aleksei Nikolaevich共同参加了开幕式,张学院士及于凯江教授分别为大会献上精彩致辞,为本次大会拉开帷幕。 ![]() 本届大会分为两部分,第九届黑龙江省眼科博士论坛和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青年联盟国际眼科学术交流大会,共19位讲者,6位主持人。6位主持人为我院知名专家胡琦教授,李志坚教授,于旭辉教授,刘红玲教授,葛洪岩教授,吕冰洁副教授。 第九届黑龙江省眼科博士论坛于08:30分准时开场,我们共由7名讲者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讲课,参加代表万余人次共聚大会开幕,众星云集,盛况斐然。 ![]() 首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张学教授,带来了讲座《罕见病致病基因研究的体会》。张学院士感谢了国家对罕见病专项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分享了自己对多种罕见病基因的研究过程,从分子水平上讲述了相关发病机制,开拓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张学院士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鼓励大家发挥自己的兴趣,基于临床、面向临床,在严格把关的情况下应用好临床资源。最后,张学院士也对本次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主席杨宝峰教授带来了讲座《肽类药物研究与转化》。首先杨宝峰院士介绍了多肽类药物研发概况,总结了百年来多肽药物的中外研究进展。随后,又介绍了多肽药物在眼科学中的应用进展,讲述了多种药物在角膜病等其他眼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老药新用”的观点,分享了近期一些药物在角膜移植、抗VEGF及干眼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发现。最后杨宝峰院士寄语广大眼科医生,要积极进行技术理论创新,用学科交叉的思维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解决国家瓶颈问题,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范先群教授介绍了“眶面裂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分享了眶面裂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以及各型的临床特点,关于眶面裂的手术时机,范教授强调:如畸形程度不太严重,无严重影响眼球及视功能,手术时间可以推迟,否则应及早手术,改善外观,恢复视功能。 之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杨正林教授分享了“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异常增生与致盲眼病”,介绍了常见的致盲眼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并结合近年来领域进展,从基因水平出发探讨了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策略,使广大眼科同道对于血管异常增生导致的致盲眼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