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在线,黑龙江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琉球恢复独立,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正确方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8
摘要:琉球恢复独立,是战后国际秩序的正确方向

4月16至4月27日,来自冲绳的“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参加了正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原住民问题会议,他们要求日本政府承认拥有固有文化的冲绳人是“原住民”,还呼吁解决驻日美军基地集中于冲绳的问题。

“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由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发起,有300多名会员,曾发表《琉球国独立宣言》。

“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理事,37岁的冲绳大学非专职讲师亲川志奈子表示:“很多人对我们表示‘想知道更多’。”

19日,亲川志奈子在全体会议上发言,主张琉球曾是“独立国家”,但在1879年被日本侵略,如今依然苦于“殖民地化和化”。

今天方面也传来消息

上午10点,中国4艘海警船左右先后进入海域,航行了约一个半小时后,在中午前驶离。

日本海上保安本部指出,其中一艘中国海警船载有机关炮。据日本统计,这是今年以来的第八次进入,不过日本反应并不像以前那么激烈,习惯了。

可以看出,尽管中日关系在回暖,但我们在钓鱼岛领海的巡航已经常态化,也不给日本养成坏毛病:关系一回暖,就在钓鱼岛给日本减压。

钓鱼岛归属毫无疑问是中国的,但日本死咬住不放,甚至搞了“购岛”闹剧,它“理直气壮”的依据,跟吞下琉球群岛有直接关系。

1970年,作为琉球托管者的美国,背着中国与日本签订了《美日旧金山和约》,非法将琉球群岛管理权移交给日本。

不过,在1971年,美国在《移交冲绳协议》中,声明移交的只是治权而非主权。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琉球都不是日本一部份,日本并不拥有对琉球的合法主权。

然而,日本就凭着管理权的移交,凭着跟美国的特殊关系,潜移默化地想让国际相信琉球是日本一部分,进而将这个逻辑用在钓鱼岛上。

日本很忌讳琉球独立问题被国际化,这次问题提交到联合国,日本官方策略是:虽无力阻止,但极力淡化,把焦点聚集在“原住民”身份上。

“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成立于2013年5月,属于NGO性质。

它的宗旨是寻求冲绳独立,并建立“琉球自治联邦共和国”,致力于“以琉球独立为前提的研究、讨论和行动”。

学会尽管成立仅仅五年,但已经走上了联合国舞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琉球,知道琉球。

实际上,不仅仅在国际上,包括许多中国网友也并不大清楚琉球问题。

狼狈为奸,强占琉球

我们都知道琉球以前是个独立小王国,古籍中记载,琉球“地无货殖,商贾不通,缚竹为伐,不驾舟楫,风涛汹涌,极目连天”。

也就是说它生产力极为落后,交通极为不便。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遣使杨载诏谕琉球,以示大明国恩浩荡,列琉球为“不征夷国”。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揖者,令往来朝贡。”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海外移民政策,主要起到三个作用:

一,琉球与中国保持非同一般的宗藩关系。

二,扩大了中国的海外影响力,在征伐之外寻求到另一个道路。

三,缓和“海禁”与“海贸”的矛盾。

闽人三十六姓到来后,大大提高了琉球生产力水平,使之成为贸易中转国。这跟西方人对美洲的殖民政策有着本质区别。

19世纪中叶,奉行“海权”战略的西方国家盯上了战略要地琉球,1854年7月11日,美国将领佩里逼迫琉球王签下不平等条约,强占那霸港。

美国下一步打算将琉球变成它的基地和商船中转站,从战略上来说,一可伺机侵略中国,二可控制日本。

日本在倒幕成功后,进入维新时期,国力大增,美国调整战略将日本视为亚洲伙伴,对日本侵占琉球野心非但不反对,还暗中支持。

1872年,美国驻日公使德龙与日本外相副岛种臣勾结,达成默契,同意日本并吞琉球国,日本则遵守与美国的密约。

美国这么做,可以消解它心中最大的两个担忧:

一,中日结盟,美国无利可图

二,清政府与欧洲列强妥协,美国被边缘化。

1878年,日本禁止琉球王尚泰向清廷进贡,尚泰急向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求应对之策,何再请示李鸿章。

李鸿章认为琉球可以干脆送给日本,因为“即使不贡不封,亦无关国家轻重,原可以大度包之。”

李鸿章只想跟日本人交涉时,将琉球当成一个筹码,让日本得到一个甜头,不会再妄想辽东半岛,所以稍作抵抗后,就放弃了对琉球的保护。

这是何等的愚见?日本是喂得饱的吗?

1879年,日本强行改琉球为冲绳县,任命锅岛直彬为县令,将尚泰掳至东京,列入华族,就是地占了,人挟持起来。

清廷发出抗议,这时,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正在巡访世界,刚到中国。李鸿章请格兰特出面斡旋,可是他明知美国跟日本是一伙的。

所谓斡旋,美日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最终琉球被日本占领。《日本通史》中对格兰特“斡旋”相当感激,“会美总统格兰忒游东方,斡旋于两国间,始得归日本版图。”

李鸿章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地可以洗的,他一开始就不是想如何去保住琉球。丧权辱国,自以为得计,问题是日本满足吗?甲午不远了。

美国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都跟日本勾连紧密,日本是操刀手,美国是递刀者。

天予不取,再失琉球

二战爆发后,蒋介石在对如何处置战后日本问题上,态度模糊不清,以至酿成无可追悔的政治后果。

1943年初,苏德战场情形逆转,二战迎来了最关键转折点,盟军进入了反攻阶段。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开罗会议召开,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共商亚洲战局及战后日本的处置方案。

本来开罗会议是一场会议,因为苏联原因:

一,在《苏日友好条约》废止前,苏联不愿与中国会面,以免在欧洲战事最关键时刻,刺激日本,在远东夹击苏联。

二,开罗是地盘。

三,在战争最激烈时期,苏军最高统帅不能远离他的元帅们。

所以分出了第二场会议-德黑兰会议,主要商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以及对波兰边境和德国的处置问题。

11月23日,晚间8点开始,罗斯福与蒋介石会面,商谈中美军队在海陆作战重要事项。

在领土问题上,罗斯福主动提到琉球群岛,明确询问蒋介石是否要接收琉球群岛?

蒋介石犹豫不决,罗斯福再次追问,蒋介石答复:“中国愿与美国共同占领琉球,战后,由国际组织(联合国)托管下由中美共管。”

在元首级人物政治对话中,蒋介石的答复,就等于说是“不要”。

机会就这样溜走了,反过来,如果罗斯福不问,蒋介石也不会提到琉球,他出发前就没认真打算讨论琉球问题。

临行前,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关于琉球,提供过三个方案供蒋参考:

一,琉球纳入中国领土。

二,国际共管。

三,非武装区域。

关于23日会谈,蒋介石日记中记载是晚上7点30分开始宴会,一直谈到23时。蒋承认是自己答复时是邀请美国共管琉球,基于三个理由:

一,琉球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已归日本所有。

二,让美国安心,表示中国宽宏大度。

三,美国共管比中国专有更为妥当。

从中美英三国关系来说,蒋介石跟丘吉尔关系不佳,如果蒋认为会因为琉球问题跟产生争执,而主动消除琉球问题,是庸人自扰。

英国只要香港,九龙战后回到英国手中,中英矛盾就在于此。丘吉尔不可能在罗斯福支持的情况下,去为琉球问题跟中国较劲。

实际上蒋在出发前准备的提案乙项:《远东政治之提案》中,归还中国的领土中,就已经不包括琉球了。